你覺得自己過勞了嗎?有沒有刻意留下《留白時間》,讓自己好好的休息呢?
但親愛的,建立休息和工作態度,兩者是同等重要的。健全的休息,能為我們帶來靈感、新點子、復原能力,更能讓我們保有熱忱,且提升工作品質。畢竟,我們不是機器人,不可能無時無刻,都有效率的工作著。
而《留白時間》這本書的核心概念,就是「從留白的觀點,梳理生活的開與關,練習如何避免過度勞累地工作、被壓力淹沒;練習讓自己生活得更開心、更充實。」
❤️休息的價值何時被遺忘?
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,工作是不受其他人所監督的。自從工業革命後,人們可以花錢購買一個人的時間。時間變成一種商品,可以拿它來交換其他有價值的東西。
自此,休息成了一種浪費,閒暇更是一種罪!因為,我們得要努力工作,才代表自己有價值、有生產力。於是,在休息時,焦慮感油然而生。
一旦我們將功利性的目的,加諸在休息之上時,會因為過度專注於外在的目標,而失去內在的平靜。更會失去「啊哈!」的靈感時刻。
❤️休息具有生產力
「多花時間休息、減少工作時長,不只能提升創造力和幸福感,也讓在工作上花的時間更有效率。」
平常的早上,我都會將之視為黃金時段。想要把握每分每秒,中間都捨不得休息。目的是,想要讀更多的書、寫更多的心得。
然而,某天在閱讀了一個小時後,我感覺自己有點疲累,於是決定,讓自己到床上休息15分鐘。在小睡的時候,腦中突然閃現了一些靈感。
15分鐘後,我再次回到書桌前,立刻將靈感記下。接著,把原本正在讀的書看完。當天,以非常快速的方式,完成了讀書心得。出乎意料之外,當我自在放鬆的閱讀時,反而會有一種,事半功倍的感覺!
在那之後,若是天氣狀況和時間允許的話,我也會盡量抽空去散步。具體實踐後發現,讓自己擁有餘閒,並不會讓產出下降,有時候,反而會上升呢!休息的確是具有生產力的!
❤️每一次說「不」都離自己想要的更靠近一點
「每當你被邀請出席一個活動,又或者參加一個新的專案,如果你的答案不是『哇!太好了!,那就說『不』。我們都很忙,手上都已經有太多事情了,拒絕是我們必須學會的求生之道。」
上述這段話,是德瑞克•西佛斯所說的。他是線上音樂先驅公司 CD Baby的前總裁,同時也是暢銷書《終極需求》(Anything YouWant)的作者。
每當他要下一個決策,或是要給出承諾之前,他都會問自己,「我有多想要?」以滿分10分來說,若是想要的程度沒有達到八分以上,他就會拒絕。
他將省下的時間,轉化成優質的獨處時間。然後利用這些時間,去創造新事物、追求自己有熱情的事。比如:寫作、學習做音樂、架網站、反思、寫日記、計劃未來等等。
他認為,獨處是找到自己創造力,最好的方式。在外人看來,他是個工作狂,但因為擁有自發性的動機,做的都是自己有興趣的事情,他卻覺得自己都在玩。
從過去閱讀的書籍中,我發現,只要是涉及時間管理的議題,幾乎都會提到「拒絕」的重要性。但在實際操作上,如何決定要不要拒絕,還是個難題。
然而,德瑞克•西佛斯上述的這段話,是很好的辨別方法。只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答案就會呼之欲出!
為了讓自己,有更高品質的產出,我們得要學會「快快說不,慢慢說好」的拒絕藝術。讓各種怦然心動的事物,填滿自己的時間。
💕寫在最後
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,學會有效地休息,不僅是一種藝術,更是一種必要的生存技能。《留白時間》書中舉了超多名人實例、語錄,更提供了,許多留白時間的小練習。
若要我用一句話總結這本書,那就是「磨刀不誤砍柴工」。
當我們開始重視休息的價值,並適時對不必要的事說「不」,就能為自己創造出更多的自我探索,和創造的空間。不要擔心,休息會降低你的生產力,相反地,全心投入的休息,反而會增加工作時間的價值。
讓我們一起清理行事曆,停止無效努力,為自己創造出《留白時間》,去散步、小睡、發呆,或是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吧!
#塔妮雅閱讀
#2025年第74本
#沐光出版
本文第一次刊登於 Readmoo閱讀最前線
《留白時間》博客來購書連結:https://igrape.net/3Nya1
塔妮雅的閱讀沙龍:https://vocus.cc/salon/tanja_rea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