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

《鬆弛感》:遠離精神內耗,開啟自洽人生

 

緊繃又焦慮的生活,讓你感覺喘不過氣嗎?這時候,你需要多一點的《鬆弛感》!


原本以為,鬆弛感是一本教人如何放鬆的書,讀了後才發現,它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。因為,


「所謂的鬆弛,既不是強調對抗,也不是鼓勵躺平,而是接納生活中的不確定」。


作者郝培強,是一位科技直男、自媒體作者、程式設計師,也是網路創業家。Youtube 頻道名為Tinyfool的胡说八道。目前已靠被動收入,獲得財富及時間的自由。


書中提供了40個可行的方法,協助我們遠離精神內耗,開啟自洽人生。以下與大家分享,書中我最有感的,五個重要核心概念:


❤️你是有10年的工作經驗,還是把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10年?


天啊!讀到這篇,我好汗顏!之前曾在公部門工作了10年,真的就是把一年的工作經驗,用了10年!


但當時的我,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吃虧,反而覺得賺很大!每天固定就那些工作,簡單、重複,沒有任何挑戰性。然而,現在回頭去看,才明白,當初躲在舒適圈的自己,真的是錯得離譜!


怎麼會這樣呢?問題的癥結點,就在於肯不肯學習。有了不想學習的心態,即使再工作10年,也不會有任何進步!


❤️笨鳥先飛,但聰明鳥飛得更快該怎麼辦?


微博上有一條反雞湯,主要內容是,笨鳥先飛,然後被一只聰明鳥從後面超過。意思是,如果你本身的資質不好,再怎麼飛,也飛不贏別人!


然而作者認為,我們的努力,並不是為了要跟別人比較。只要能比昨天的自己,更進步就好了!難道我們要因為,總是有別人飛得比我們更快,就決定從此躺平了嗎?當然不是!


時常在網路上,看見許多頻繁發表美好作品的大家, 心中常升起,不如人的念頭。但回頭看,自己不是已經比一年前的自己,進步許多了嗎?


正如作者所說的,努力是為了超越自己,別再跟別人比較了!


❤️用長線思維看人生


「現在慢不代表永遠慢,如果盈利是可以累積的,那麼慢是一種很可怕的力量。」


你會覺得,自己已經有點年紀,人生大概已經是這樣了嗎?但活在現今的我們,都很有可能活到90歲,甚至一百歲。以這樣的眼光來看,現在開始努力,一點也不晚!


原本我想,自己已經有點年紀了,再學什麼新的東西,應該已經也沒什麼用了吧?但經作者這麼一說,覺得人生還大有可為。若以長線思維來看,現在越早學習新的東西,可以用的時間更久,不是更划算嗎?


❤️最大的阻礙,就是自我設限


「問題永遠不在外部環境,不在這些配件上,永遠都在你的內心。」


王陽明說:「破山中賊易,破心中賊難」。作者也認為,當外在各種條件都具備,但你仍然沒有去完成某件事的話,表示那是「心魔」在作祟。


現在網路上的資源那麼多,無論想學什麼,都可以免費學到。但還是有很多人,說自己不會某些事情。根本的原因,是他們不願意付出那麼多的努力。因此,即使外在條件都俱足,還是無法產出什麼成果。


所以當你真心想要達成什麼成就時,破除自我設限的心態,可能是更重要的事!


❤️用規律化對抗懈怠情緒


「有生活,才能有創意。只有正常作息,才能保持創作力。因為對有節奏的人而言,時間是他們最好的朋友。」


規律化,是對抗情緒波動、抑鬱情緒,最好的辦法。我們要像購買基金一樣,定期定量的投資自己,做出規律化的努力。


想想自己的生活,還真是這樣!在孩子們上學時,產出量比較固定。假日看似時間比較多,反而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,產出量較少。


💕寫在最後


鬆弛感這本書,讀起來就像故事書一樣輕鬆。然而,許多道理,都隱藏在這些故事裡頭。它是一本,讓人讀的時候感覺被打臉,但讀完後,卻變得信心滿滿、精力充沛的書。


作者非常強調自學重要性,書中有很大的篇幅,都在敘述自學程式及英語的歷程。把自己的愛好與學習結合在一起,加上時間的積累,於是成就了現在的他。


總的來說,作者認為,人生最重要的東西,是「持續成長」和「內心平靜」。因為擁有自學能力,且能保持內在平靜的人,就能找到自己的節奏,慢慢成長。在鬆弛感中,邁向未來!


(本文有 贈書活動 ,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


#塔妮雅閱讀

#2024年第45本

@時報出版


《鬆弛感:拼命太累,躺平太廢,容許不確定,才有小確幸》博客來購書連結:https://igamepark.biz/3CC_P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《笑翻天1分鐘生物課》系列書:生動有趣的生物知識大公開

  「媽媽~妳知道,什麼動物會吃自己的大便嗎?」 「不知道耶,是什麼動物?」 「就是鼬狐猴啊!」 「妳怎麼知道的呢?」 「我在書上看到的啊!這本書叫做《 笑翻天1分鐘生物課 》,但是我還不到1分鐘,就已經笑翻天了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