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

時間不夠用?那就《把時間買回來》!

 


總是覺得事情好多、時間不夠用,怎麼辦?《把時間買回來》的作者認為,解法就是~將時間買回來!

把時間買回來》的作者丹.馬特爾( Dan Martell)是一位身經百戰的科技領域創業家,也是SaaS(軟體即服務)領域的企業教練、投資新創公司的天使投資人。

把時間買回來這本書之所以誕生,源自於他在創業初期,由於過度埋頭工作,犧牲自己的私人生活,導致未婚妻在完成婚禮前,離他而去。

痛失未婚妻,讓他赫然發現,光是讓事業成功並不夠,他需要不同的人生管理術。是那種,能夠在企業成功的同時,也能增加個人時間的方法。

在博覽群書,詢問過許多成功人士後,他認為,最好的方法就是「把時間買回來」,並將買回來的時間,投注在最重要的事物上。把時間買回來要教給讀者的就是,一套終止有毒「蠻幹心理」的系統化投資時間方法。

❤️找到屬於自己的天才領域


作者認為,時間只該用在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的活動,分別是你擅長的、你真的喜歡做的,以及能為事業創造最高價值的(帶來高盈利的)

以上項目,大概只你目前從事工作中的5%,剩下的95%的工作,都該交由別人處理。

書中提到歐普拉的故事,歐普拉因為膚色而被電視台降職,從一份新聞播報員,降職成脫口秀的主持人。

然而,就在結束第一場談節目後,歐普拉發現了自己的使命。她覺得,之前播報新聞時,都是在消費訪談的對象。但在進行訪談時,她卻發現,自己能真誠地走進他人的人生。

因為找到了專屬於自己的天才領域,歐普拉的人生自此不同,後來,她更成了白手起家的世界女性首富之一。

根據歐普拉的日常生活時間表,人們驚訝的發現,她一天花在處理公事的時間,居然只有兩個小時!其他的時間,都花在照顧個人的健康、發掘探索以及心靈成長上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,作者要大家把自己的時間,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。目的就是,要把精力和時間,集中花在自己專屬的天才區。


❤️DRIP四象限理論


要買回時間之前,我們得要先釐清,該買回的是哪種時間?
書中提到了 「DRIP四象限理論」,它以金錢和能量兩個角度切入,將任務劃分成四個象限,分別是:
1.委派(Delegation):不賺錢、耗損能量的工作。
2.取代(Replacement):能賺錢、耗損能量的工作。
3.投資(Investment):不賺錢、提升能量的工作。
4.生產(Production):能賺錢、提升能量的工作。
根據上面四個象限,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,要花錢買回的時間,包括了委派取代這兩個象限。其中,委派象限中的任務繁瑣但簡單,比較容易轉交給他人。取代象限的任務比較困難,需要找到適合的人選,才能委託移交。

掌握DRIP四象限理論,能讓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,更有策略地選擇如何分配時間,從而實現更大的成就與滿足。

❤️把時間買回來的原則

把時間買回來的六字口訣是:審核—移交—填補

審核:有沒有我痛恨、卻能以低成本輕易轉交他人的工作?

移交:團隊裡有誰,或者我可以雇用誰(兼職也好)接下任務?

填補:我應該專注哪些我熱愛,且能立刻為公司創造盈利的任務?

簡單說,就是找出會讓自己能量變低的任務,將它們移交給更擅長做這些事的人,然後用省下的時間,做讓自己熱血沸騰的高產值任務。

透過審核、移交與填補的原則,不僅能夠釋放精力,還能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。這樣的策略,能讓自己專注於真正熱愛的事物(屬於自己的天才領域)。最終,將時間變得更具價值,為自己的職業生涯,帶來新的可能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將任務委派給他人的時候,不要期待別人,可以達到100%的完成度。我們必須要降低期望值到80%。

這讓我想到,我最想要交出去的工作就是家事。而我可以移交出去的人,就屬孩子們。但像最小的孩子甜甜,能力還不足,所以在工作交代她之前,必須要先花時間訓練她。然後我也不能期待,她們的達成率能達到百分之百。基本上,能夠達到80就已經要很滿意了!


💕寫在最後


原本以為《把時間買回來》這本書,是寫給企業家或是主管看的。但當自己跟著書中的「DRIP四象限」,分析自己的時間分配後,發現還是有值得參考和改進的地方。

丹·馬特爾所提出的理念提醒我們,成功不僅僅在於事業的成就,還在於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。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普通人,這些原則,都能幫助我們釋放潛能,追求更充實的人生。

但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,把時間買回來的前提,必須先找到「自己的天才領域」。這樣我們才知道,買回來的時間,要花在哪裡?如此,花錢買時間才有意義,不是嗎?


#塔妮雅閱讀
#2025年第80本
@一起來出版

本文第一次刊登於 Readmoo閱讀最前線

《把時間買回來》博客來購書連結:https://idragon.info/3OK3Y

塔妮雅的閱讀沙龍:https://vocus.cc/salon/tanja_read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從 1200 萬負債,到 35 歲財務自由:陳大仁的「4 帳戶理財法」《4帳戶教你逆襲致富》

《4帳戶教你逆襲致富》的作者陳大仁,原本出身於小康家庭,生活安穩無虞。然而,在就讀研究所期間,金融海嘯突其來 來,父親因資金周轉不靈,加上健康亮紅燈,無法再工作還款,最終留下高達   1,200 萬元   的債務。這筆沉重的負擔,就這樣落在年輕的陳大仁肩上。   面對如此龐大的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