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喜歡學音樂嗎?你會讓孩子學音樂嗎?在陪伴孩子學音樂的過程中,你們的感受是開心、愉快的?還是痛苦的、受挫的?
許多家長在初衷上,都希望透過音樂學習,讓孩子培養氣質、增加專注力與毅力,甚至為未來加分。但現實往往不如想像中美好——孩子抗拒練琴、家長焦慮催練,結果親子衝突不斷,甚至破壞了原本的感情。
這一切,正是鋼琴家 Veronica Yen 在《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》這本書中,想幫助家長解決的痛點。
Veronica Yen 是一位 國際知名鋼琴家,同時也是音樂教育專家。她以獨奏特優成績,畢業於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RAM 鋼琴演奏碩士;曾獲得 荷蘭國際學生鋼琴大賽第一名、塞爾維亞國際女性作曲比賽專業組第一名;
也是 國內首位登上國際奢華郵輪,擔任 Headliner 的鋼琴家,巡演足跡遍布世界五十餘國。(這工作也太夢幻了吧!)
不僅才華洋溢,她的外表也十分出眾,給人一種 優雅而帶著仙氣的氣質。在她眼中,學音樂的好處多多,包括了可以學習獨立自主、自動自發、有責任感、有創造性、與音樂建立「心的連結」、成為壓力下的調劑等...。
許多人或許會想:「這麼熱愛音樂的媽媽,肯定會親自教孩子彈琴吧?」然而,令人驚訝的是,Veronica 並不親自教孩子鋼琴,而是請其他老師來教。
為什麼呢?
❤️陪伴,不等於「陪練」
多年來,Veronica 在教學現場看過太多家庭,因為「陪練」而陷入無止盡的衝突。
長久下來,孩子對音樂的熱情消失殆盡,甚至一聽到鋼琴聲就感到焦慮、抗拒。因此,她在書中提出一個核心理念:家長的角色,是「陪伴」,但絕不是「陪練」。
「陪伴」指的是在心理上給予愛與鼓勵,像頭號粉絲一樣支持孩子。而「陪練」指的是在實質練習中,不斷的干涉、指責、糾錯。
Veronica 認為,陪練只會帶來四大副作用:
1.孩子失去獨立學習能力
2.練琴時備受干擾,無法進入「心流」
3.情緒變得低落,甚至厭惡音樂
4.把「練琴」當成家長的責任,而非自己的選擇
她提醒家長:學音樂雖好,但千萬不要揠苗助長。最重要的不是技巧進步多快,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,孩子是否保持熱情、享受其中。父母要做的,是有原則的要求 ,而非強勢干涉、過度逼迫。
這讓我想到阿德勒在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中提出的「課題分離」。書中有個經典的比喻:「你可以牽馬到河邊,但不能逼馬喝水。」
同樣的,孩子學琴,是他自己的課題;如果家長過度介入,反而會剝奪孩子成長與選擇的權利。畢竟,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!
❤️不只學琴,任何學習都適用
這個理念,其實適用於孩子學習任何才藝或科目。
以我家為例,暑假時,我每天要求孩子花固定時間閱讀,但因為成了「例行公事」,她們反而越來越排斥,甚至抗拒閱讀。所以在開學後,我決定放寬規定。
結果,小嫻上國中後,教育局送給每位新生一本書,她竟 自發性地快速讀完,還迫不及待地和我分享內容,甚至和同學交換書本,讀得津津有味。甜甜也受到影響,從學校圖書館借了兩本書,回家後一讀再讀,樂此不疲。
我好奇地問小嫻原因,她笑著說:「因為不是被規定的啊!妳不要求我讀,我反而讀得更多!」
我想這就跟學琴一樣,當孩子不是被強迫,能夠樂在其中,甚至進入心流時,自然就能做得很好。也難怪Veronica 認為,家長的心態,決定了孩子學音樂的壽命!
❤️父母,請做園丁,不做木匠
在書中,Veronica 給所有父母一段溫柔又深刻的提醒:「讓學習成為親子關係的加分題,而不是衝突的開端。」
她引用了美國心理學家高普尼克的比喻:
- 木匠型父母:依照自己的藍圖,努力把孩子「打造成」理想中的樣子。
- 園丁型父母:提供適合的環境與養分,讓孩子自然生長成自己的樣子。
在教養的過程中,你是園丁還是木匠?
如果父母像木匠,只想塑造一個「完美孩子」,那麼過程中必然會充滿壓力與衝突;但若像園丁般耐心灌溉、適時修剪,孩子就能健康茁壯。
這讓我想起最近讀的《好的愛有邊界》。書中提到:「愛,一定是有界線的。沒有界線的愛,是溺愛,也是不健康的愛。」
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,並不代表盲目稱讚、事事包辦,而是適時給予鼓勵,同時保有適度的界線。只有在愛與界線並存的環境中,孩子才能真正熱愛學習,也真正愛自己。
💕寫在最後
《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》不只是一本音樂教養書,更是一面鏡子,讓父母看見,自己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扮演的角色。
學音樂的價值,不該只停留在考試、比賽、獎盃或檢定證書,而是讓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,培養熱情、專注與自信。如果父母能成為孩子最堅定的支持者,那麼音樂學習,將不再是親子衝突的來源,而會成為一段共享美好時光的旅程。
願每個孩子,都能在自由的旋律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,願每個父母,都能在陪伴中,成為孩子最熱情的「頭號粉絲」。
(本文有 贈書活動 ,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)
#塔妮雅閱讀
#2025年第75本
@聯經
《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》博客來購書連結:https://whitehippo.net/3O6yL
塔妮雅的閱讀沙龍:https://vocus.cc/salon/tanja_rea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