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

AI產出的故事算創作嗎?小說 《小說整理師》探究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模糊邊界

 

在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,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,也慢慢滲入人類創作的領域。社群媒體或是各大網路平台廣泛使用 AI 製造的圖片,有些時候文章也遺留 AI 的痕跡。
 
越來越擬真的人工智慧圖,讓讀者逐漸分不清楚哪些是人類創造,而哪些又是經由 AI 呢?

王淑芬老師的第九本小說著作——少年小說《小說整理師》,透過懸疑又耐人尋味的故事,探討自我認同、自由意志與科技依賴之間的微妙關係。
 
主角李雲寶是一名想成為小說家的大學畢業生,某天陷入瓶頸時發現一個 AI 系統——「小說整理師」,可以透過和整理師的對話,讓李雲寶更快速創作小說,但他也漸漸感到擔憂,與小說整理師一同創造的小說,還稱得上是小說嗎?當 AI 與人類的關係日益親密,所謂的真實與虛假的界線逐漸模糊不清……


🌟科技仰賴與自由意志的探索

 
李寶雲創作小說遭遇困難,無法稱心如意寫出版滿意作品,因此他藉由「小說整理師」的AI系統,幫助他完成小說。
 
隨著小說創作順利進行,李寶雲卻開始質疑與AI共同完成的小說,還稱得上是創作嗎?而小說中的人物也逐漸脫離掌控,究竟這一切的問題來自何處?

❤️依靠AI創作,算是自己的作品嗎?


主角李雲寶是一位懷抱小說夢想的大學畢業生,卻陷入嚴重的寫作瓶頸。某天,她在電子信箱中,收到了教授寄來的一個網址,從中下載了一個神祕的 AI 程式——「小說整理師」。
 
這個程式由三位虛擬「整理師」組成:直率簡潔的海威(海明威)、細膩洞察人心的珍汀(珍‧奧斯汀)、以及擅長描繪人性的吳明(吳明益)。三人以對話形式,針對李雲寶的作品提出評論,並引導她修改。

在 AI 的輔助下,李雲寶順利展開新小說《彩帶》的創作。然而隨著寫作進展,她卻開始感到疑惑,依靠 AI 寫出來的小說,還算是她的小說嗎?


❤️脫離AI控制,掌握思考自主權


李雲寶的心路歷程,映照了現代人對科技的依賴。起初,她在 AI 中找到了被理解、被引導的滿足感,甘心依賴,甚至將創作主導權交給它。但當她意識到,自己只是被動執行 AI 指令時,內心爆發了強烈的不安。 

於是,她開始整理 AI 的「會議紀錄」,進行「後設思考」,試圖理解程式設計背後的真正意圖。這個過程,象徵她從被科技掌控的棋子,逐漸成長為擁有自我意識、能夠奪回主權的創作者。

❤️AI是協助工具,還是牽制自由的牢籠?


《小說整理師》不只是一段 AI 故事,更是一場自由意志的哲學討論。當 AI 比我們更了解故事結構、甚至替我們「決定」情節時,我們的選擇,還算自由嗎? 

哲學家薩特曾說:「人是自由的,因為人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」然而,如果一切決策都交由 AI 判定,我們是否只是擁有幻覺中的自由?李雲寶的恐懼,正是對這個問題的深層回應。


❤️了解AI優勢,而非成為被操控的魁儡


《小說整理師》採用「書中有書」的結構,交錯三條敘事線,分別是:李雲寶創作的小說《彩帶》、AI 「小說整理師」的會議紀錄,以及李雲寶的現實生活。三條線像三股髮絲,交織成一條精緻的辮子,層層疊疊又緊密相扣。 

尤其當莉琪與雲寶之間的關係被揭曉時,更令我驚嘆作者的精心設計!書末還佈置了「閱讀想想」的作業。邀請讀者不只讀小說,更親手實作「小說整理師」的思考方法,成為自己的故事整理師。 

《小說整理師》提醒著我們:科技應該是協助創作的工具,而非奪走靈魂的主人。唯有保持覺醒,我們才能在科技浪潮中,真正成為自己故事的作者。


(本文有 贈書活動 ,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

#塔妮雅親子共讀
#2025年第19本
@親子天下

本文第一次刊登於 迷誠品:https://eslite.me/86yl8u

誠品-獨家書衣|https://cplink.co/pnPblvAy


塔妮雅的閱讀沙龍:https://vocus.cc/salon/tanja_read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AI產出的故事算創作嗎?小說 《小說整理師》探究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模糊邊界

  在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,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,也慢慢滲入人類創作的領域。社群媒體或是各大網路平台廣泛使用 AI 製造的圖片,有些時候文章也遺留 AI 的痕跡。   越來越擬真的人工智慧圖,讓讀者逐漸分不清楚哪些是人類創造,而哪些又是經由 AI 呢? 王淑芬老師的第九本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