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期間,孩子有更多時間閱讀,特別適合接觸一些,能帶來啟發與感動的作品。想推薦給大家一本溫暖又勵志的青少年小說:《重摔的青春》。
這本書在亞馬遜獲得4.9顆星的高分評價,是一部講述滑板女孩成長的動人故事,非常適合我們家即將升上國中的小嫻!
❤️用滑板寫成的青春筆記
《重摔的青春》的主角是12歲的黛芙妮,一位父母離異,由單親媽媽扶養長大的少女。故事以「滑板」為主軸,巧妙地結合了青春期的孤獨、家庭關係的連結,以及自我認同的掙扎。
透過滑板這個象徵,她不僅修復了父女關係,也學會了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痕。
本書不僅適合青少年閱讀,也非常推薦給父母一起共讀。它讓大人理解,孩子在成長中的掙扎與渴望,也讓孩子試著從父母的角度,體會身為家長的難處。
❤️故事簡介
主角黛芙妮,長年與經濟拮据的母親相依為命。當媽媽因戲劇工作,需外出一段時間,只好將她暫時託付給多年未見的父親。
黛芙妮對父親懷有極深的不信任與怨懟,因為他不曾支付贍養費,也不常來探望她。更令她失望的,是十歲生日的那次失約,在她的心中,留下了很深的傷痕!
在父親住處,與同樣由母親撫養、熱愛滑板的朋友阿洛相遇後,兩人因相似的背景而迅速成為好友,也讓黛芙妮重新接觸到滑板這項運動。
其實,黛芙妮內心是喜歡玩滑板的,滑板給她自由,讓她忘記煩惱。但是滑板的背後,藏著她對父親的不滿。當看到滑板時,所有過去不好的記憶,全都向她襲來。
滑板對她而言,既是自由的象徵,也是創傷的源頭。當年,她曾因一次嚴重的摔跤被嘲笑,自此不再碰滑板。每次看到滑板,內心的不安與過往的傷口便一一浮現。
原本黛芙妮對父親抱持著冷酷的態度,但黛芙妮發現,父親為她特別準備了,一間明亮寬敞的房間。奶奶的一句話也成了轉捩點:
「你和你爸關係不好,不代表你不能做他喜歡的事。」
於是,她鼓起勇氣重新站上滑板場。儘管內心掙扎於別人的眼光、過去失敗的陰影,但她終於發現,在滑板場上,大家都專注於自己的練習,根本沒人一直盯著誰看。
❤️從跌倒中學會站起來
黛芙妮與父親的關係,在相處的程中慢慢轉變。父親開始陪她練滑板,並告訴她:
「人人都會摔倒,重要的是怎麼站起來,這才是真正的滑板精神。」
這句話,也成了她日後,面對人生低谷時的力量來源。
書中對滑板技巧的描述非常真實,例如「著地翻滾」的技術,就是避免受傷的重要動作。學滑板,不只是學技巧,更是在學如何與恐懼、失敗共處。
特別有趣的是,主角們還會一起喝珍珠奶茶等手搖飲,這樣的生活細節,讓故事更加親切,感覺彷彿故事就在我們身邊發生。
💕寫在最後:從滑板學會人生
過去,我對滑板並沒有特別的感覺,但讀完《重摔的青春》後,我才明白:滑板就像人生~不怕跌倒,怕的是不敢再站起來。
黛芙妮的父親,在找工作與戒酒的過程中,歷經多次挫折,最後竟然是他鼓勵女兒的話,反過來鼓舞了他自己。讓人不禁感嘆,我們時常能為別人加油打氣,卻忘了給自己信心。真是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啊!
當我們站在人生的谷底時,有時需要的,是換個角度,用一點距離,重新看見希望,也才會更懂得珍惜當下!
隨著故事推進,我彷彿也像黛芙妮一樣,從邊緣人一步步走進她父親的生活圈,情緒也隨之,從低潮慢慢升起。對黛芙妮來說,這是一場療癒之旅;對讀者而言,則是一次深刻的共鳴與反思。
總之,《重摔的青春》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、適合思考與感動、也適合在陽光灑下的午後,細細品味的好書。
讓我們陪孩子閱讀,一起「帥氣地」學會從人生的每一次跌倒中,再度躍起!
(本文有 贈書活動 ,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)
#塔妮雅親子共讀
#2025年第12本
@博識出版
《重摔的青春》博客來購書連結:https://www1.gamepark.com.tw/3NjW3
塔妮雅的閱讀沙龍:https://vocus.cc/salon/tanja_rea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