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,卻讓自己困於他人的期待嗎?但親愛的,你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,從來不該由別人定義!
高績效心理學家麥可.傑維斯(Michael Gervais)認為,「他人意見恐懼」是我們進步的最大限制!白話點說,就是我們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,而限制了自己真正想做的行動。
麥可.傑維斯長年協助頂尖企業領袖與奧運選手突破心理障礙,他在《自我升級第一原理》這本書中,詳細的分析了「他人意見恐懼(FOPO)」的隱性心魔,如何深植我們的思考、心理、情緒。更重要的是,他提出了跨越FOPO、解放被恐懼所綁架的大腦的處方。
《自我升級第一原理》榮獲《今日美國》排行榜暢銷書 The Next Big Idea Club 評選為「最佳生產力書籍」,且在亞馬遜獲得4.7顆星⭐️的高評價。這本書到底有多厲害,一起來看看吧!
❤️什麼是FOPO (他人意見恐懼症)?
你可能有聽過FOMO(Fear of Missing Out)錯失恐懼症,但你有聽過FOPO嗎?
所謂的FOPO,指的是他人意見恐懼症(Fear of Other People’s Opinions)。它是一種過度警覺的心理反應,讓我們過度關注他人的看法,目的是避免被拒絕、爭取接納。作者認為,FOPO是一種會限制人類的潛能的潛藏疾病,人們時常因此裹足不前、不敢行動。
❤️FOPO如何影響我們的心智 ?
FOPO會讓我們為了取悅別人,放棄了自己人生的掌控權,忙著去追逐別人的夢想,而不是自己的。尤其在社群媒體普及的現代,人們更加依賴他人的肯定,導致FOPO影響力越來越大!
FOPO會讓領導人無法勇敢發言;執行長偏重股東利益,而非公司的長期健康;而政治人物,也會以政黨的利益優先,而非依靠良知投票。
書中提到一位音樂人魔比,他的一段話,令我感到震驚:
「想想看,我們竟然把我們的自我感知意識(以及我們的情緒狀態)交給一堆陌生人,一群我們從來沒見過的人,而且可能是國外的網軍,這是多麼奇怪。」
這樣的敘述,讓我聯想到《不反應的練習》裡頭提到的「認同欲」。也讓我覺察到,自己也時常陷入這樣的陷阱~貼文觸及率高,就覺得自己表現很好;數字不理想,就開始懷疑是不是寫得不夠好。
久而久之,我的情緒竟然無法自己掌控!
❤️如何跨越FOPO、通往自我升級之路?
《自我升級第一原理》書中提到,就連貝多芬都無法免疫FOPO,更何況是我們?那麼,我們該如何跨越FOPO、通往自我升級之路呢?
傑維斯指出以下五大關鍵:
1.瞭解為什麼會有他人意見恐懼
要想跨越FOPO,首先要做的事,就是辨識出,FoPo存在於生活中的哪些地方?
想想自己,需要在哪些外在領域、符合哪些標準,才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?觀察自己會做出什麼反應?透過這樣的過程,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。
2.讓自己與更大的格局連結
書中提到,人們對FOPO的回應有五種,分別是扭曲、順從、對抗、切斷、轉向自己的內心。其中,只有最後一個,才是最健康的回應方法。
當我們把注意力,放在無法掌控的事物上時,我們的焦點與精力,也同時從我們所能掌控的事物上移開了。所以,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,向內審視自己,專注在我們能百分之百掌握的事上頭。
唯有擁有強烈的自我感知,讓自己與更大的格局連結,才是對抗FOPO的唯一利器!
3.訓練大腦把挑戰視為機會
研究發現,當有人挑戰我們根深蒂固的信念,或是反駁我們的核心觀點時,我們大腦中的身分認同(預設模式網絡)、威脅反應(杏仁核)和情緒(島葉)有關的區域,會開始活躍起來。
此刻,受到攻擊的大腦,為了保護我們,會進入過度運轉的狀態,也就是防衛機制。當遇到這種狀況時,我們可以訓練大腦,把挑戰視為機會,而不是威脅。
4.察覺自己的確認偏誤
人們總是以為,別人非常關注自己的行為和外表,但其實這是一種「自我中心偏誤」。我們總是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,總以為自己在聚光燈底下。
這使我們誤判情況,並做出錯誤的決定。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,從來不該由別人來定義!
5.重新應對他人意見
為了跨越FOPO,我們得要學會,判別尖酸刻薄的批評與有價值的洞察。對於他人的意見,我們必須有所取捨和過濾,而不是一味地全盤接受。
只有專注於自己能掌控的信念、行動與選擇,才能邁向卓越表現。
💕寫在最後
《自我升級第一原理》書中關於「馬龍運動員罰球的故事」,以及「讓自己與更大的格局連結」的部分,都讓我聯想到《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》這本書。
而關於「身分認同」的部分,也描述的十分詳盡。我從沒想過,「身分認同」對人的影響,竟然這麼大?
還有,讀到最後才發現,原來「自我升級的第一原理」,源自於斯多噶學派對「生命有限」的反思!我們總以為還有明天,總以為可以「等一下」,但真相是:我們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。
人生有限,活出真正的自己,從來都不是任性,而是一種對生命的誠實。從現在起,試著少一點迎合,多一點自我傾聽,不再被他人的聲音困住,活出自己的光與方向。
這樣的選擇,正是作者所說的「自我升級的第一原理」:在有限的人生裡,選擇不辜負自己!
(本文有 贈書活動 ,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)
#塔妮雅閱讀
#2025年第55本
@天下雜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