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

沒有良好睡眠能力的人,在一生中,將會損失6萬個小時!《鈍感力》

 

你認為,在人際關係方面,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呢?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著作《鈍感力》中,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──「鈍感力」。

這個詞乍聽之下似乎帶有負面意味,但其實,他所指的「鈍感力」,是一種能轉化壓力與痛苦、提升生活韌性的智慧。

渡邊淳一認為,只要擁有「鈍感力」,學會用不同角度看待事情,無論是多麼痛苦的事情,都能將其轉化成,對自己有利的因素!

接下來,讓我們深入探討「鈍感力」的內涵,以及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。


❤️「鈍感力」是一種才能


首先,我們要釐清,「鈍感力」並不等同於「遲鈍」。渡邊淳一將其分為兩個層面──身體上的鈍感力精神上的鈍感力


1.身體方面


同樣被蚊子咬,有人把蚊子趕走了之後,會一直抓被咬到的地方,甚至抓到皮膚潰爛。也有人,就只是輕輕的拍打一下,完全不在乎。從這個例子可看出,對刺激反應較鈍的人,反而能避免過度反應,保持身體健康。

2.精神方面


在被上司在眾人面前責罵後,有人隔天依然笑容滿面的,出現在公司;有人卻在回到家之後,仍然沉浸在煩惱和自責當中許久,嚴重到隔天不去上班,甚至辭職!

書中也提到一位寫作才華洋溢的朋友,因投稿被退件而喪失信心,最終放棄創作。而渡邊淳一自認文筆不如對方,但因對拒絕反應較鈍,反而堅持下去,最終成為知名作家。

從以上的例子,渡邊淳一得出一個結論,那就是人們能否成功,不完全取決於才能。除了才華以外,「有益的鈍感力」更是必備的能力!


❤️擁有鈍感力的人能保有健康


健康的基本條件,是全身的血液能夠順暢無阻。而我們的血管,是由「自律神經」所控制的。

「自律神經」又分為「交感神經」和「副交感神經」兩種。當我們緊張焦慮的時候,交感神經會讓血管變得緊縮、血壓也會隨著增高。相反地,副交感神經可以讓血管擴張、情緒放鬆。

作者認為,擁有「有益鈍感力」的人,自律神經比較不容易受到刺激,情緒較為穩定,心情也較開朗。因此,血管可以一直保持舒張狀態,讓血液順暢的流遍全身,相對的,身體狀況也會較為健康。


❤️睡眠能力是鈍感力的體現


渡邊淳一認為,睡眠能力,是鈍感力最具體的表現之一。沒有良好睡眠能力的人,在一生中,將會損失6萬個小時!

怎麼說呢?

因為,良好的睡眠能力,包括了「迅速起床」以及「快速入睡」兩個方面。

若是上床後,要花兩個小時才能入睡,起床時,又得發呆兩個小時才清醒。這樣的人,與能夠秒睡而又瞬間清醒的人相比,一天就會有四個小時的差別,一輩子就會損失六萬個小時!(聽起來很有道理)

由於作者之前的職業是醫師,所以他早就練就「倒頭就睡、睜眼就起」的本事。他指出,那些容易失眠、思緒不停轉動的人,往往對生活過度敏感,甚至可能傾向焦慮或憂鬱。他的建議是:學會放下雜念,讓自己好好休息,比什麼都來得重要。

💕寫在最後


其實,閱讀《鈍感力》這本書時,我有種「跌破眼鏡」的感覺。作者的確在書中,提出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看法和觀點,讓人覺得耳目一新。但也提出了某些,未必所有人都可以接受、標新立異的看法。

書中對「鈍感力」並未給出明確定義,也沒有詳細的培養方法。但我認為,《鈍感力》和不反應的練習書中的概念是相通的。因此,我們可以借助後者,學習具體培養情緒穩定、強化內在力量的練習方式。

總結來說,「鈍感力」不僅是一種能力,更是一種生活智慧。擁有「有益的鈍感力」,能讓我們在困難面前保持冷靜,轉化挑戰為成長的機會。

最後,無論你是否能夠完全接受書中的觀點,學會靈活應對生活中的困境,提升情緒穩定性,都是值得追求的目標。希望你我都能在人生的旅程中,培養出這份「有益的鈍感力」,迎接每一個嶄新的明天!

#塔妮雅閱讀
#2025年第54本
@樂金文化

《鈍感力》博客來購書連結:https://www1.oeya.com.tw/3NLq6

塔妮雅的閱讀沙龍:https://vocus.cc/salon/tanja_read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給身心一份從容與餘裕《50歲後,隨心所欲的生活》

  《 50歲後,隨心所欲的生活 》是由日本建功寺住持、同時也是百萬暢銷書作家的 枡野俊明 所著。 他以簡單易懂的文字,娓娓道來如何在年過半百之後,過上真正自在、安然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