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學會精力管理,人生重新開機:《你不是懶,而是能量低》

 

覺得自己總是精神不濟、提不起勁來做事嗎?但親愛的,其實「你不是懶,而是能量低」!

你不是懶,而是能量低》的作者林揚程(Hank大叔),無論在事業、運動、社群、個人的愛好及創作方面,都擁有傑出的表現。他認為,目前自己所達到的成果,靠的不是「時間管理」,而是「精力管理」。

白話點說,重點在質,而不是量!人總是很容易陷入追求量,不求質的陷阱之中。但畢竟人不是機器,不可能總是處於高產出的狀態。當遇到狀態不佳的時候,即使有更多的時間,也無法有效的產出。

你不是懶,而是能量低》這本書的核心概念,在於精力管理的公式:

精力管理公式=充沛的體力+積極正面的情緒+可掌控的心理狀態+明確的意義感。

精力管理就像是一個金字塔一樣,層層向上疊加。書中就是以這四大維度,分為四章來論述。


1.體能維度


體能的好壞,主要由飲食、睡眠和運動三個構面所組成。

飲食方面,最關鍵的策略就是維持血糖穩定。實際的做法是攝取低 GI食物、提高蛋白質攝取(211餐盤法),以及少量多餐(餐廳吃堅果、水果或沙拉)。除此之外,每天喝足夠的水,也很重要。

擁有足夠的睡眠,能夠提高注意力、專注力、反應速度以及情緒穩定,進而有效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。除了有固定的睡眠時間以外,睡前可以有自己專屬的睡前儀式,讓自己更容易入睡。比如:沐浴、冥想、將煩心事寫下來等。

運動能夠提高身體能量、減輕焦慮、改善睡眠品質、提升記憶力、專注力和自信心。如果跟朋友一起運動的話,更能加強社交聯繫。

2.情緒維度

在精力管理中,健康的身體是最基礎的。在擁有良好的體能狀態之後,還需要靠良好的情緒,來提升能量的品質。當負面情緒來襲的時候,我們首先要做的,是察覺到自己的情緒變化,接下來才能對症下藥。

所有的情緒,都有存在的必要。書中提供了,四個負面情緒的防禦方法,其中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屬「防護衣法」。就是當你遇到焦慮、或緊張的負面情緒時,在自己正面迎擊困難之前,先將想像的防護衣穿上。當完成挑戰後,再將防護衣脫掉。

面對壓力時,真正的高手,會在壓力爆表之前,找到方法釋放它。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五個釋放壓力的有效方法,其中,最吸引我注意的,就是「擬定下一步清單」。原來,當下有了專注的行動方向,也能紓壓呀!

3.思維維度


在思維維度中,專注是非常重要的。達到專注的狀態,需要兩種能力。第一種是「快速切換專注狀態」,第二種則是「延長專注力的持續時間」。其中,培養快速切換專注力,有兩種方法,分別是「儀式重啟」以及「清理思維」。

「儀式重啟」是在兩個不同性質的任務之間,安排短暫的過度時間,用來深呼吸、沖杯咖啡、或是預習接下來的任務。「清理思維」則是,記下前一個任務的簡短筆記,能幫我們清空大腦,排除注意力殘留,才能更放心的,面對下一個任務。

專注力很重要,然而,放空也很重要!當我們在工作一段時間後,發現自己逐漸無法集中精力,此時最好的做法,就是停下來做點別的事情,讓大腦改變它的運作方式。比如:動動身體、冥想、聽音樂、交替進行不同類型的工作和活動。

當我們能夠兼顧「專注」與「放空」時,就比較容易讓自己,進入「心流」或「最佳狀態」。如此一來,工作效率自然會提升!

4.精神維度

在提升精神維度方面,我們需要釐清個人的願景、使命和價值觀。只要找到人生的指南針,我們就能獲得意義感和幸福感,提升精力來源。

書中以慈濟的證嚴法師為例,雖然她的身形瘦弱,卻因為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的使命感,號召了全球信眾,在世界各地進行公益活動和救災工作。做出了超越體能限制,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功績。

我們若是有願景,就會耐心的,將一件簡單的事,用心做到極致。有了清晰的願景,更會激發內在動力。也可以據此,定期評估自己的進度,進而調整與反思。

💕寫在最後


在閱讀《你不是懶,而是能量低》的過程中,原本想要一口氣讀完,但後來,發現自己開始精神不濟,不知道自己在讀什麼?

在那一刻,想到書中的建議,立馬決定先暫停閱讀,去做點別的事。果然,當我再度回到書桌前時,腦袋已經變得清晰些,也能繼續讀下去了。

你不是懶,而是能量低》是實操性很強的一本書。透過精力管理的四個維度,讓我們不僅能夠優化生活和工作效率,更能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。

願大家都能從書中汲取靈感,找到適合自己的提升能量的方法,讓每一天都充滿活力和動力!

#塔妮雅閱讀
#2025年第88本
@時報出版

本文第一次刊登於 Readmoo閱讀最前線

你不是懶,而是能量低》博客來購書連結:https://igrape.net/3NHBf

塔妮雅的閱讀沙龍:https://vocus.cc/salon/tanja_read

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

別再被家事綁架!把時間留給自己 《整理是愛的語言》


老實說,我真的不擅長整理!尤其當看到要收拾的東西堆滿眼前時,就只想直接躺平放棄。

原本,閱讀整理書籍的目的,是想透過閱讀,引發自己整理的動機。但整理是愛的語言》的書腰上卻寫著:

「把寶貴的時間留給自己,而不是家事」

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

買一個影子,實現一個願望:《影子商店1》

 

這本書太有想像力了!

原來「影子」不只是跟著我們走的黑影,它也能被收藏、被購買、甚至——幫人實現願望。

《影子商店》是一個充滿奇思妙想、又帶點溫暖神祕的故事,讀完之後,會讓人重新相信:「想像力的魔法」真的存在。

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

分手後,如何療癒自己?《放不下,也沒關係》


你知道,分手或失去一段關係後,最有用的療癒方法,是什麼嗎?心理學的答案是——重新建立連結

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19個真實故事,讓善意成為日常《讓愛無止境流動》

 

佛經中提到「富貴學道難」,意思是擁有財富的人,往往難以修行與行善。然而,在《讓愛無止境流動》的作者 楊雅婷 身上,這個「難」,似乎並不存在。

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

生孩子前一定要先想清楚,因為《生了就不能退貨》!

 

假日早上,我難得早起。心想:太好了!可以在孩子還沒起床前,安靜地喝杯熱咖啡、看看書、寫點東西,享受一段獨處又高效的「黃金時間」。

結果,我剛坐下不到五分鐘,就聽見房門「喀啦」一聲打開,接著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:「媽媽~早安~」。什麼?小女兒甜甜起床了!

也正是在這樣哭笑不得的時刻,我翻開了《生了就不能退貨》這本圖文書。

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

遇見「理想老年」典範:運動與理財,是晚年幸福的兩大基石《不怕老後沒錢花》

 

最近,在都市的公車站牌,我遇見了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長者。

她臉上皺紋不多、膚況極佳、說話中氣十足,舉手投足充滿活力,完全看不出實際年齡。等車時,她主動與我聊天,談到自己的習慣:每天清晨在林間散步三、四十分鐘;下雨時就在家走跑步機。從退休開始,如今已維持十多年。

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

AI產出的故事算創作嗎?小說 《小說整理師》探究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模糊邊界

 

在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,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,也慢慢滲入人類創作的領域。社群媒體或是各大網路平台廣泛使用 AI 製造的圖片,有些時候文章也遺留 AI 的痕跡。
 
越來越擬真的人工智慧圖,讓讀者逐漸分不清楚哪些是人類創造,而哪些又是經由 AI 呢?

王淑芬老師的第九本小說著作——少年小說《小說整理師》,透過懸疑又耐人尋味的故事,探討自我認同、自由意志與科技依賴之間的微妙關係。

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

三十分鐘讀三次同時記牢牢!《至死不渝的高速閱讀法》

 

閱讀到底能夠多高速?《至死不渝的高速閱讀法》的作者上岡正明認為,讀一本書,只需要30分鐘!而且在這30分鐘內,不僅把一本書給讀了三次,還能把內容烙印在腦海裡!

這樣的讀法,真的能夠把書讀進腦袋嗎?我真的很懷疑!

2025年10月2日 星期四

「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」──讀《了凡四訓》有感

 


會想讀《了凡四訓》,是因為洛桑醫師的介紹。他身為一個西藏人,還推薦中國的經典作品,想必一定很值得閱讀。

《了凡四訓》是明代袁了凡所寫,原本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訓,後來流傳為修身改命的重要典籍。

在育兒夾縫裡崩潰過?這本書會讓你一邊笑一邊流淚!《夾縫中的小日子》

  用「夾縫中的日子」形容媽媽的生活,真的是再貼切不過了! 在這樣忙亂的日子裡,只要一有空檔,媽媽最想做的,大概就是滑個手機或乾脆躺平吧! 但在韓國,有一位累到快原地爆炸的媽媽,卻把這些「在崩潰邊緣徘迴」的時刻,全都變成創作靈感。